當朝比奈信置全軍都已經抵達魚明川,高師盛部纔剛剛走了半數路程。
亂戰近一年,百姓即便冇有四散流亡,也冇可能整備道路,一路上走走停停,最後高師盛不得已,隻能讓小野忠明,帶人跑到前頭抓緊時間搶修道路,索性平山眾都是乾習慣了,忙活起來倒是得心應手。
高師盛大聲催促兩句,聽著雜兵有氣無力的迴應,也不由苦笑連連。他可以說是帶著部下,幫武田家從頭到尾,免費整備了一遍信濃街道。如果以後合戰都這麼打,那倒是不用擔心刀槍無眼,要了自己的小命,估計開戰前自己跟手下這幫子苦力就要先被累死了,早知如此,還不如主動請令,跟著伐木,起碼不用這麼辛苦。
全部的木材,直到晌午纔好不容易送到,匆匆用過飯,就又有軍令傳下,許是看到平山眾這些天的辛苦,這回總是輪到個不錯的活計。
由高師盛帶隊,負責掃蕩附近鄉裡,剿滅‘盜賊’,當真是‘賊過如梳,兵過如篦’,難怪內藤光秀會破口大罵,這個狗日的世道,黑白顛倒,官賊不分。
相比年輕兵曹的望天無語,平山鄉的雜兵倒是頗為興奮,也不再抱怨連連。
雖說武田、長尾兩軍搶先一步將鄉村都洗劫了一遍,但彆看更級郡麵積小,但卻是個人口稠密的富庶地方,地形平坦適宜耕種,加上臨近犀川、千曲川兩條水源充裕的大河,方便灌溉,竟然開墾有近六萬石的水旱田地。
魚明川兩岸的六個村子,自然也是首先遭到今川軍‘人取’的目標。
當今川家代表朝廷的‘官軍’浩浩蕩蕩地殺到距離最近的南岸新田村,村中已不剩多少人。
村落大開,防備盜賊、野獸的圍牆被戰火燒的倒塌,幾個在兵亂裡僥倖未死的村老帶著剩於村人跪在道旁,聽天由命。一見打著武田四割菱的軍勢又來了,這些人嚎啕痛哭,若喪考妣。
一個年過六旬的村老,瑟瑟發抖從懷中取出一份皺皺巴巴地劄文,拜倒在高師盛馬前,慟哭說道“還請大人開恩,這是我等購買的免兵劄文!”
高師盛下馬扶這名村老起來,問他姓名。村老自稱新田氏末裔,痛哭流涕地說道“越後軍······賊兵破村後,大肆人取,年輕青壯都被其擄走,便是我等口糧也都被儘數奪走,還請大人垂憐,高抬貴手方我等一條活路。”實際上在越後兵‘人取’前,為了征集糧秣,守備泰平寺的武田軍就搶先下手,將附近各村搶掠一空,今川軍算是第三波下鄉征糧的‘官軍’。
信濃新田氏出自南朝名將,越後守護新田義興之後。新田義興六歲時就能升殿元服、受官家賜名,最出名的當是死後怨靈索命,在夢中接連討取畠山國清為首的數名奸賊。
看到忠臣名將的後人,在這次的川中島合戰中家破人亡,高師盛物傷其類,扶起這位老者,鄭重其事地保證道“賊兵殘暴,令人髮指。老丈放心,在下乃是為朝廷討賊的官軍,此行隻為捉拿‘盜賊’,絕不會傷及無辜!”實際上在越後兵‘人取’前,為了征集糧秣,守備泰平寺的武田軍就搶先下手,將附近各村搶掠一空,今川軍算是第三波下鄉征糧的‘官軍’。
就在他有感而發,信誓旦旦許諾的時候,早已經安耐不住的雜兵們,在山伏出身的內藤光秀的帶領下,如狼似虎地衝進村裡挨家挨戶,翻箱倒櫃,找尋錢糧財物,這兩幅截然相反的場景,可能纔是最惹人發笑的狂言能劇。
雜兵們可不懂什麼溫情脈脈的假把戲,隻知道百裡迢迢,冒著掉腦袋風險來信濃參加合戰,可不是為了朝廷的家國天下。
都是苦哈哈出身,對能把錢糧藏在何處,可以說心知肚明,很快就有人在內藤光秀這個慣匪的指點下,陸續找到分散暗藏在各處地窖的剩於糧食,隨著一陣陣歡呼聲,長穀川隼人目露凶光,立刻帶兵拔刀上前,看壓住想要躁動的村人。
這年頭哪裡有什麼老實百姓,都是一個山溝裡爬出來的刁民,誰也彆唬誰。長穀川隼人猛地抬腳踹翻一個想要起身反抗的青壯,踩住那人的胸口,將明晃晃的刀尖抵在對方的脖頸上,隻要自家兵曹發話,立刻能讓這個‘刁民’血濺當場。
高師盛則搖了搖頭,示意把人放了。
此回出來隻是為了剽掠錢糧,冇必要鬨出人命,武田、長尾兩軍不但在更級郡廝殺交戰,而且四外掠糧,讓本就窮困的鄉民們隻能靠著挖野菜、啃樹皮果腹,哪怕餓得奄奄一息,也冇人敢去動這些暗藏在地窖裡的種糧,把種糧吃了,來年開春耕種怎麼辦。
但這些種糧代表的含義,卻不是高師盛該考慮,又能考慮的問題。就如同被野火焚燒的荒草一樣,一個村落消亡,用不了多久,就會有新的流民隸奴將這些百姓遺留下來的廢墟上,重新耕作。
在不知道,合戰將要打多久的情況下,身處敵國的今川軍唯有儘量就地征集糧秣,如果是在東海道,或許還會考慮地方治理,家名聲望的影響問題,但在東山道的信濃國,哪裡會有人去真個顧這些百姓的死活。
東海道,東山道一字之差,所做出的劫掠行為,顯然就完全不必考慮其他外在影響。
當轉遍附近十幾個村子,不僅裝滿兩輛大車各類‘種糧’。還帶回來了幾十名年輕女子,這些都是遭到‘人取’的各村,用來換回部分種糧的貨物。
至於家禽牲畜則完全冇有找到,不是被武田、長尾兩軍之前的劫掠搶走了,就是被饑餓的百姓捕殺食用,倒是回來的路上獵到兩頭受驚的鹿。
等追捕‘盜賊’的‘人取’隊返回時,營砦已經初具規模,將收繳的糧秣和兩頭鹿上交,由後勤隊統一分配。至於那幾十名女子,則暫時扣押單獨幾個營帳內,讓人嚴加看護,不是擔心這些女子逃跑,而是害怕軍中有士卒會去騷擾。
高師盛向那些村縂保證過,隻要在三日內能夠籌集到足夠的‘身代金’就可以把人安全地領回去,不過顯然這話不僅村縂不信,就連他自己也不信,剛剛掘地三尺,連種糧都被搜刮乾淨地百姓,哪裡還能湊成足夠的錢財,過來贖人。
當天晚上,全軍主要將領都聚在一起品嚐炙烤紅梅,出陣苦寒,也冇有太多佐料調味,隻撒上些鹽巴、醬醋,但諸將還是吃的津津有味。
這些國人眾都是粗人,冇吃過幾回正經酒席,幾杯清酒下肚就原形畢露,在宴席上大呼酣飲,拿著肋差擊案,連呼要肉,在身旁伺候他們的都是白天擄來的年輕村婦,但凡長相還算看得過去之人,都被強拉來席上作陪,有兩人色迷心竅,藉著酒勁動手動腳,連摟帶抱,可謂是醜態百出。
其餘武士則跟著大呼小叫的嬉鬨起鬨,再加上遭到輕薄的女子尖叫呼救,讓整場宴會變得烏煙瘴氣,朝比奈信置也不阻攔,反而饒有興趣地在旁仔細觀察諸將的表現,審視他們之中到底那些人可用,那些人隻是單純的莽夫庸才。
與嚴厲治軍的朝比奈元長不同,朝比奈信置冇有那樣高的威信,所以隻能采取懷柔的方式,對這些豪族進行拉攏。
所以從擔任陣將後,從來都是禦下以寬,善用恩義結交部將,不論是先前在諏訪互市,還是白天讓高師盛帶兵‘人取’,以及放任部下在宴會上放浪無狀,對其來說都不過是收攬軍心的手段罷了。
雖然導致一定程度上軍紀散漫,但好處卻很明顯,僅僅旬月就贏得了遠江三千軍役眾,上下一致的擁戴,樂受其驅使,以求獲利。
鹿肉雖然鮮美,高師盛卻覺得食不甘味,再三撫案,最後乾脆停杯投箸,自按刀而起,悄然繞至帳前。
他掀開簾幕,邁步踱出,眺望遠近刁鬥森嚴的軍營兵帳,仰頭看了眼樹立在本陣帥帳前的八幡馬印大旗,複而望顧泰平寺方向,寒風蕭冷,高師盛卻覺得熱血沸騰,難以自持。
他此時離泰平寺尚有五裡之距,自是難以在如墨的夜色中觀見山寺經閣,但卻在一陣陣迎麵襲來、帶著硝煙兵火氣息的北風中,似乎聞到了那佛寺四周濃濃不散的血腥氣味,轉目在望向川中島方向,彷彿聽到了那即將爆發,如山洪爆發般震天動地的敵我士卒呐喊和刀兵交擊、鐵炮轟鳴之聲。
··········
就在高師盛遐想萬千之際,若槻城內,長尾政景、村上義清也在與北信豪族、越後軍部將議事。
他們派去敵後哨探的忍者送回了,今川軍已至魚明川,建立營砦的軍報。
村上義清說道“今川軍早至犀川,卻於南岸徘徊多日,顯是無心與我軍開戰。如今一反常態,昨日突然增兵栗田城,僅僅休整一夜,今日又馬不停蹄地趕赴魚明川立營。鎖住我軍去路!這顯是想要急於遏製我軍動向,若所料不差,當是為了配合武田信玄於海津築城的舉動,以攻代守,為其減少犀川左翼的壓力!”向長尾政景問道“絕不可作勢其等安穩自守,越前守有何對策?我等是繼續‘野伏’,還是正麵合戰?”
長尾政景環顧堂內,思慮片刻,還是不願正麵同敵軍迎擊,說道“還是‘野伏’戰法更穩妥一些!”
“還要‘野伏’?”
評定間內的豪族、部將頓時議論了起來,是否可行。
長尾政景連拍幾下桌案,讓他們安靜下來,說道“今川軍號稱統共八千兵馬,雖是虛詞,不會真的有這麼多,估計也會有三四千人,我部能戰者也不過與其相當,後方還有城砦需要固守,今川、武田兩軍合兵一處,倉促展開合戰,便是以寡擊眾,我部外無援軍,經受不起太多折損,一旦失利,局勢定然會徹底扭轉。”
三戰連武田軍,又幾乎全取更級郡,長尾政景卻感覺對接下來的戰事愈發吃力。
正如其先前所說,如今能夠壓製住對麵的武田軍和郡內野一揆,靠的就是兵馬眾多。故而,一聽聞今川軍渡河,立刻讓村上軍停止對泰平寺的圍攻,順道還將監視其餘營砦的野伏隊一併先行撤回,怕的就是出現不必要的兵員折損。
他說道“以我之見,今川軍未必有心死戰,隻要其不來尋釁便不必管他,還是先用步步為營的戰法更加穩妥,拔掉其餘營砦後,今川軍孤掌難鳴,自會退兵,我軍最主要的,不是能否真得攻克栗田城,而是看守住主公的後路,隻要葛尾城、善光寺不失,吾等在信濃就可進退自如,進與之決戰川中島;退,自上野原返回越後。”
島津忠直問道“今川軍雖不知戰力如何,但僅憑藉人數眾多這一點,就不容人小覷。如其打算與武田軍合兵,主動迎擊,那我軍是戰是退?若是被迫交戰,勝了固好,萬一敗了又當如何?”戰前的設想和安排,落實後往往很難麵麵俱到,今川軍究竟如何打算,誰也不清楚,萬一對方也打著主動進攻的想法那。
“如今川軍真的出陣,退回若槻,憑城堅守足矣。”
諸豪族、武士議論紛紛。難以指揮部眾並非武田軍自己一家,相比小山田信茂這位武田家的重臣,在真田幸隆、山本晴幸兩位軍師的幫助下,調度豪族還算從容。
那長尾政景對於兵力的隻會,堪稱束手束腳,再加上前國主身份,則讓他與麾下部將雙方都格外顯得讓人尷尬。除了上田眾外,其餘豪族、武士都有意無意的與之保持一定的疏遠,對於軍令,也是斟酌再三後才能聽令。
這也是為何長尾政景明明看上去四麵出擊,連戰連勝,但真正麵對劣勢明顯的栗田城武田軍,卻難以做到大勝的主要原因。
最後還是靠村上義清出麵,幫著拍板決定軍令的實行。
無彈窗